学十年钢琴有感 (3)
配套歌单:To classics
Q5 学钢琴,归根到底是学什么?
这个问题应该很重要,但上次写得比较混乱,有点言不及物,所以这里重新来过。
某次考完试,我们亲爱的班主任约我到办公室谈成绩。为了消解尴尬气氛,他问:「你上了这么久钢琴课,现在还学些什么呢?」
好问题。钢琴学到后面,内容越来越杂。有时听了一节课,走在路上,竟然回忆不起刚才讲了些什么。所以,总结一下学钢琴到底学什么,是很有必要的。
这里我们只考虑技术问题,即如何把钢琴弹好。至于其他,我们后面再谈。
我粗略地概括了一下,其实就两点:
- 如何让一架钢琴发出想要的声音;
- 如何把这些声音组成完整的乐曲。
第一条是技术,第二条是对技术的运用。学以致用,这也是学习很多东西的模式,只是说来容易做来难。下面我们分条来说。
1. 让钢琴发出想要的声音
我妈也学过钢琴,大概因为曾经当过幼师,工作需要。上的是那种「24小时速成班」,上完就教我,并自诩为我的启蒙老师。这是她当年的课本:
可以看到,「手型」几乎是所有钢琴学生的第一课,也是相当长时间里一以贯之的内容。当然,这里的手型,指代的是公认的弹钢琴的基本习惯,还包括触键方式、发力方式等等。但很可惜的是,我妈给我做启蒙老师的时候,不太重视这一点;甚至我的第一个钢琴老师,也没有一以贯之。
其结果是,我学得越久,效果越差。经常是豪情万丈地坐在钢琴前,咬着牙弹完曲子,效果却不堪入耳。旋律支离破碎,两手合起来参差凌乱,高潮软绵绵。那时去参加那个什么「艺术人才选拔赛」,第一年二等奖,第二年三等奖。或许因为这个,我妈看不下去,于是帮我另觅新师。新老师决定,让我抛弃开头四年所学,从「如何正确地让钢琴发声」重新开始。
现在回头来看,在这个阶段有一个好的钢琴老师是十分重要的。
首先,好的老师不会放过学生的任何错误。当时上课都是些基本练习,而且老师一直在旁边,一个动作不到位,必须重来。这样的上课模式持续了很久,以至于有一段时间,每次上课前,我都会为「老师是否会批评我」而心惊胆战。不过,一段时间下来,这种「一丝不苟」的上课模式确实有效地提升了我控制钢琴的能力。
其次,有些成体系的「套路」,必须有老师介绍。套路很多,包括如何更容易地弹准节奏、如何有针对性地练习困难片段、如何合理地运用身体各部位发力演奏等等。如果没有老师的讲解和指导,很可能误入歧途却不自知。(有点像梅超风。)
换老师的第三年,我重新参加那个比赛,获得了一等奖,并在后续的比赛中获得了「十佳」。比赛当然不是学琴的全部,但它能够证明,解决「技术」问题是非常重要的。
可以说,让钢琴发出想要的声音,是弹好钢琴的基石,是塑造准确饱满的音乐形象的基础。
2. 把声音组成完整的乐曲
这是 肖邦 的一首圆舞曲。作为五级考级曲目,这是很多人接触 肖邦 的第一首曲子,也是脱离纯粹的技巧练习,向更高水平迈进的阶梯。在这首曲子中,我第一次接触到了「弹性节奏」的概念:
弹性节奏 (rubato),是运用在很多作品(基本是 肖邦)的一种处理方法。意思是,不用绝对遵循节拍,可以随着音乐的进行,适当地伸缩节奏。
其实这样做很好理解:舍不得音乐流走,才会如此处理嘛,就和最后一颗葡萄通常慢慢品尝一样。但能认识到这一点,就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:之前一切曲子都要严格地按照节奏,是为了练习技术;但技术只是方法,不是目的。不断地提升技术水平,从而运用这些技术,更好地用音乐传递情感,才是更有乐趣的事情。
然而,我当时做得有些过。有时把自己弹出了鸡皮疙瘩,但老师让我录下来自己听,发现一句里面三四个 rubato,肉麻又矫情。其实,一首曲子在两三个最关键的部分出现 rubato,已经能够很好地表达感情了,如果过多,反而会「没嚼头」,令人「出戏」。
这又牵扯到一个方面:在处理整首乐曲(尤其是较长的作品)时,纵然心中汹涌澎湃,也不能肆意妄为:要精心地设计曲子,在符合逻辑的前提上进行处理。这样,才能使音乐「更有嚼头」,更具欣赏价值。
3. 通向大师之路
当然,作为一篇自我总结,这篇文章没打算教任何人弹钢琴,也不涉及具体的钢琴技巧——前面说过,一个富有经验的老师才是重要的。好的老师是引路人:从基本的技术开始;再教你如何运用技术,结合一些处理方式,完成一首曲子;当你有了强壮的十指,并学会合理地、准确地在钢琴上表达自己的时候,他就可以离开你,让你在音乐中独自畅游了。(只是相当一部分老师在学生转到学而思前,连第一步都没完成。)
不过,在这之上,还有更高的层次。此之谓「大师」者也。
最近,我的老师给我分享了他去听音乐会的见闻。在这座不断发展但终究不是一线城市的都市里,一场好的钢琴音乐会还是比较稀有的。他说:「有人推荐我去听 德慕斯 的音乐会。我刚开始还没听说过这人。他老得颤颤巍巍,走上舞台还需要别人扶,但一坐上琴凳,立马恢复青春。」
「他太老了,弹的时候脸上没什么表情,动作也极小,跑动的时候到处都是错音。但他完全不在意这些,效果反而极优美。他一弹慢板,我就绷不住了。这种水平的音乐会,最后我们都在期待他会加演什么。结果他坐下来,弹的居然是《致爱丽丝》!」
《致爱丽丝》 ,传说是 贝多芬 所作,几乎是只要学会两只手同时演奏的人就能弹的曲子。
「当时全场爆笑。结果 德慕斯 停下来,冲我们比了个‘嘘’的手势。结果所有人都安静下来,听他弹一首《致爱丽丝》。他弹得很慢,一个音一个音娓娓道来,但又恰到好处,勾人心魄。我当时就想,他似乎完全参透了钢琴的秘密。」
听钢琴老师这么一说,德慕斯 这样的「大师」无所不通,似乎有着 黄药师 一般的魔力。不过,他们也不是「神」,他们有着同于其他人的人性,经历着其他人经历过的颠簸起伏,并用音乐感染其他人。他们肯定是需要继续学习的。但除了不断练习,保持技术之外,他们还怎么学,这就超出我的经验了。
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:阅历是非常重要的因素。著名钢琴家 霍洛维茨 曾若干次在事业如日中天时急流勇退,闭门反省,每次复出都给听众带来惊喜。我没怎么听过他年轻时候的音乐,但他晚年作品中流露出的气质,必定是时间的赠与。
这里夹带一点私货:肖邦第一钢琴叙事曲 - 霍洛维茨。顺便说一句:当然不是说这个版本是 肖邦第一钢琴叙事曲 的「最好」版本。对于同一首曲子,每种合理的处理方式都有其值得欣赏的地方。同一首乐曲在不同的人手中不断获得新生,这也是古典音乐世界依旧丰富多彩、充满活力的原因。
至于通向大师之路的其他方面,我就没有能力再讲了。如何树立个人风格、如何把个人对音乐的理解与大众的欣赏标准统一……这些东西,我应该是没有机会研究了。
留下评论
注意 评论系统在中国大陆加载不稳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