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《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》
毫无疑问,这是我练得最久的一首曲子,从初二上学期开始,一直到现在。为什么我记得这么清楚?因为初二寒假在丹麦,我在酒店里被逼弹琴,当时弹了 韦伯 的《邀舞》。导游想让我「加演」,我本想弹这个,但刚开始练,还拿不出手,于是只能弹《土耳其进行曲》。凭这段记忆,大致可以推断我接触这首曲子的时间。
现在想想也挺惊人:我快三年的钢琴课,大半的时间都花在这首曲子上。这是一个大型作品,有三个乐章。三个乐章我都摸过,但上课主要只上第一乐章。第一乐章二十分钟,花了我三年时间(而且还欠更精细的雕琢)。不过,即便是专业学生,想弹好这二十分钟,也需要大概半年——不断的练习是学习钢琴的常态。
鉴于这首曲子花了我如此长的时间,它值得我花更多笔墨记录一下。
1
我第一次听到这首曲子,是在大概七八岁的时候。那时买了 李云迪 的一张专辑,bonus 就是他 2000 年肖赛决赛演奏的第三乐章,协奏是波兰交响乐团。我本能地觉得它很好听——整张专辑里我最喜欢这一首。用古董级的台式电脑和老旧的音响放着 DVD,我妈在旁边说:「你要是有一天也弹上这首曲子,就好了。」
可想而知,这首乐曲的内涵并不复杂——肖邦 写这部作品时,不到二十,还没经历战争和背井离乡之苦,整首曲子洋溢着美好的青春气息和对爱情的渴望。
我想试着用文字概括一下这首曲子的内容:
内容最丰富的是第一乐章,3/4 拍,e 小调。先是乐队齐鸣,奏出引子,然后继续由乐队引出两个主题:如果说第一个主题是清冷而忧郁的夜色,第二个主题就是炉火,有一种温暖的亮色。而后,钢琴重复了一遍这两个主题——加入了一些极具 肖邦 特色的修饰。紧接着是一段快速跑动,双手交错互补,有翻飞跳跃之感。在向上的音型模进中,达到了第一个高潮。
乐队间奏之后,钢琴再一次奏出第一主题——这次换成了大调,右手增加了很多即兴风格的装饰,极具肖邦辨识度。接着是另一段快速跑动:这次的关键词是「向上」,力量逐渐累积,累积,最后以一串下行半音倾泻而出。
经过一段短暂的间奏,乐章来到再现部分——两个主题第三次同时呈现。这一次,第一主题依原样出现,而第二主题则从 E 大调平移到了 G 大调,给人的感觉由「温暖」上升到「金色的怀恋」,以及 肖邦 风格的「倾诉衷肠」(这也是我个人最喜欢的段落)。最后,音乐以极具律动的尾声向终点奔去,并由乐队奏出了整个乐章的最强音。
——憋死我了!
看来我并不擅长这种音乐转文字的反人类式写作:上面这几段是我在地铁上写的,从双流机场憋到龙泉驿。不管怎么说,如果真有人听,希望以上文字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。
第二、三乐章我就不写了:一个的标题是「浪漫曲」,一个是回旋曲,很像一首舞曲。我直接贴百度百科,以防有人需要:
第二乐章 浪漫曲,甚缓板,E 大调,有夜曲风格。主题如歌性格,由两部分构成。其后半段以 B 大调开始,间奏后进入激动的中段,以强音出现升 c 小调略呈灰暗的新主题。此主题奏完后以升 G 大调回到仍装饰得很复杂的主题后半段。尾奏使用序奏部材料,以音阶与琶音三连音轻快的动态装饰,然后像烟雾消失般结束。
第三乐章 回旋曲,甚快板,E 大调。钢琴谐谑地诱导出第一主题,产生妙趣横生的反复进行,插入的方式极有莫扎特的魅力,结尾是华丽的尾奏,以钢琴奏三连高音阶性乐流结束。
2
前面已经说过,想要理解这首曲子比较简单,但真正困难的是「表达」。
我和钢琴老师都最喜欢再现部的「金色的怀恋」部分。钢琴老师在课上给我说,这让他想起了他高中喜欢的女生。他当年的感受,我自然是不能完全体会的,但可以想象出来。他说,毕业的时候,他没有保存她的联系方式;即使后来有机会,也没去刻意寻找。这么多年过去,他早已成家、有了孩子,但还一直记得她。
而这一段旋律,分明描绘的就是这样的心境啊:在如歌的旋律中,金色的回忆慢慢铺陈开。尤其是这一句:
肖邦 在这里「篡改」了原来的旋律,似一声悠长的叹息。有时,我能看到老师湿润的眼眶。
悲剧的是,这一段我常常弹不好——而且上了课,经常矫枉过正。有时还课,老师会说我这里用情过度,一开始就情绪饱满,从头到尾,就和没有用情一样;等我回去,一周后再来,我这里又太平铺直叙,让人找不到状态。总之,光有情感还不够,有一个需要精心设计的「度」,需要我好好把握。
就连老师自己,在和我协奏的时候,都需要部分地抑制自己的情感。由于不可能给我找乐队,老师需要亲自用钢琴缩谱帮我协奏。他第一次弹第二主题时,显然不能把自己的感情完全带入,因为这才刚刚开始,如果他完全带入,后面就没有发展的空间。他必须把这一任务交给我在后面完成。
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,音乐具有非语义性。刚才说的段落,当然可以做其他解释,但无论如何,演奏者不但必须用情,还得理性地表达这种情感,让更多的人产生共鸣。这应该也就是艺术家的伟大之处:他们超脱于宣泄自己的情感,将其升华为含有理性的表达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这是对听众无私的关怀。
3
前段时间,我身上长了一个小包。刚开始时没什么,但越长越大。我妈得知,如丧考妣(请允许我借用这个词)。她的工作是管理离休干部,对于他们来说,一个小包的后续,基本就是躺在医院,脑袋光光,骨瘦如柴。我妈耳濡目染,做梦都经常被吓醒。
当然,后来去了医院,只是一种炎症。但这件事给我带来了一种很久没体验过的微妙感受:我感觉我怕死。不光是因为我已经熟悉和经历的人和事,还因为我未曾感受和经历的。
打个比方。我钢琴老师经常给我提起,他们学校花了一百三十多万元人民币,买了一架 YAMAHA 钢琴。「那钢琴弹轻音,声音极优美。高音部分也是,你用小指轻轻一勾,声音‘啪’地一声就出去了,极明亮。」他又用鄙夷般的眼神看着我们的教学用琴,「而这台琴发出的声音不像钢琴,像扬琴。」我只得叹息——抛开随合唱团演出(那种情况下我不能好好感受),我弹过的琴里,最高价格不超过五万(如果我没记错的话,图书馆的那架三角琴就是五万)。一百三十万!
当然,我不是说弹一百三十万的琴就让我高兴。但是当我昨天到老师学校彩排,真的摸到了那台琴时,我用小指轻轻一勾,声音真的就「啪」的一下传开去,极明亮。一百三十万的琴,比五万的好弹不止一点点。
还有很多像 YAMAHA 钢琴一样,未曾让我了解和经历、学习和领悟的事。这种由「怕死」引申出来的信念,很多时候都是有用的。意识到了这一点,就有很多事可做:比如,我理想的大学一定不在四川。好不容易读了大学,还不去「见见世面」,是一件很亏的事。再比如,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我没有选择文科,但至少在文科课上,我尽可能地听讲。(顺便扯一句,在这样的情况下,含金量最高的科目是历史——但每周一节只能说聊胜于无。)
不过,在某些情况下,这样的信念是摇摇欲坠的。在学校,凌晨一点还差三科作业(只是打个比方——我没有能力熬到那么晚),没有人会对未来抱有期待。同样的,某些时候我也很同情我妈:如果我的工作像我妈一样(开会——应付离休干部——挨领导骂),我很难保证自己会坚持这样的信念。那些「未曾经历过的事」,都是不存在的。
我不知道其他人的情况怎么样。不过,肯定有比我「意志更坚定」的人,光从教室里的表现就能看出来。我觉得自己并不善于揣测他人,也不知道支持他们的动力是什么(是「治国平天下」的理想,还是「日复一日便是成功」的鸡汤)。也有那些十分「适应社会」的人——过年时回老家,越偏僻的老家越好,去听听四五十岁的叔叔阿姨的聊天内容。如果你足够「幸运」,观察你爸爸或妈妈的言行也行。昨天彩排完回家已经快下午三点,我妈一直在旁边抱怨:「你们那个钢琴老师搞这个破表演有什么用?累死人。」我对于她的一路陪同表示歉意,但除此之外不想交流更多。
实际上,我并没有必要关心所有个体的选择,因为这个问题,最重要的,还是「我」的选择。
比如,对于《猜火车》1里的人们,我没有像他们一样吸毒抢劫,是因为「如果我这样做,就弹不到 YAMAHA 钢琴了」。这和我理解他们生活方式的事实无关。我甚至不关心这样生活的人是否也很幸福,也不关心他们的选择到底是无奈之举还是被洗脑的结果。对于以刷题为终极乐趣的人也是如此。唯一重要的一点是,每个人的选择权应该在他自己手里。至少,每一个还拥有这种权利的人,应去捍卫它。
信念摇摇欲坠,很多时候是人之常情,但它是会回来的。在 肖邦 的《第一钢琴协奏曲》里面,在温暖、如诗的旋律后面,分明是青春和生命的气息——那气息如此强烈,甚至可以感受到夏日森林里树脂的辛辣。可以说,它是我的一个精神支柱。也正因为如此,每天中午练完琴后回教室趴着睡 20 分钟,比每天中午在寝室写一会儿作业后在床上睡 30 分钟,对我是更有效的「休息」。
头脑体操做了一圈,物质世界却没有丝毫改变:该做的作业必须做,该挨的领导的骂必须挨。并非无法逃脱,而是在现在的环境下,找不到更好的方式。但长期看来,这样的「信念」是终会显示出力量的。至少,在未来,它能使你免于加入你讨厌的人的大军。
我必须承认,据我观察,我用在「刷题」上的时间比周围人的平均值要少;而今后这会越来越难。也有可能,我今后的工作内容和我妈差不多——虽然我会尽力避免这种情况。那么,这篇文章就是一个自我告诫:或许,可以在思维的另一侧,为自己找一处「信念」的生存空间。
4
10 号,也就是月考考完的晚上,我将在钢琴老师学校的一场音乐会上表演 肖邦《第一钢琴协奏曲》的第一乐章。这应该也是可以预见的未来里,我最后一次钢琴表演。祝我演出顺利!
最后,附上我目前为止最喜欢的演奏,演奏者是 1970 年获得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冠军的 欧尔颂:
-
《猜火车》:目前我还没看过这部电影,只是看了几个影评,大概知道了它讲的是什么。 ↩
分享
复制链接留下评论
注意 评论系统在中国大陆加载不稳定。
离开之前……
全篇最精彩的部分,还是文末的三个按钮啊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