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一次虚拟音乐会

西方音乐简史期末作业

本文歌单

音乐会以巴赫的一首管风琴赋格 (Fugue in g minor, BWV 578) 开场。这首赋格约作于 1710 年,是巴赫在魏玛担任管风琴师时的作品。赋格主题先慢后快,从高到低依次呈现四次,层层叠加。整首作品充分展现了管风琴的音色:高声部的颤音华丽辉煌,低声部的持续音震慑人心。虽然是小调,但中间很长一部分都转入大调,最后四个声部齐鸣,停在明亮的大三和弦上,余音绕梁。

接下来上演的是勃拉姆斯的钢琴五重奏 (Piano Quintet in f minor, Op.34)。我很喜欢弦乐和钢琴纠缠交织,和声给人阴沉忧郁的感觉,即使是一些轻松的片段,也潜藏着不安。我最喜欢第四乐章:在阴沉的前奏过后,大提琴和钢琴顺次演奏出诙谐的第一主题,钢琴和弦乐分别用断奏来伴奏,又增加了紧张感。第二主题由一个向下的动机组成,似叹息又似呻吟。乐曲在冷与热之间游走,中间的变奏很温暖,但又转向冷峻。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乐曲结束前两分钟,所有乐器强奏小三和弦,本以为乐曲已经结束,但又突然滑向属七和弦,继续悲愤的挣扎。

中场休息十分钟。下半场首先上演的是莫扎特的一首钢琴与小提琴奏鸣曲 (Sonata for Piano and Violin in e minor, K.304)。这首奏鸣曲只有两个乐章,其中第二乐章最为人所知。在这个乐章里,莫扎特不再幽默欢快,而是悲伤的、弱小的、无助的。乐曲是三段式,钢琴先奏出主题,音音纯洁剔透,凝结着伤感;然后小提琴反复,带着更多的语气,倾诉悲伤。中段的旋律甜美如一场梦,而原来的旋律低八度返回时如同梦醒,倍加失落。和之后浪漫主义作曲家不同,莫扎特即使遇到撕心裂肺的痛苦,也选择小心翼翼地陈述,这让他的音乐更令人感动,更富于内在的深沉和表现力。

最后带来的是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交响曲 (Symphony No.2 in e minor, Op.27)。这首曲子属于晚期浪漫主义的作品,也是极具作者个人特色的。首乐章是奏鸣曲式,但主部主题 4 分半处才开始——前面是长长的序奏铺陈。我一直把这个序奏想象成夜晚的海滩,弦乐奏出的下行的旋律如同海浪般缓缓袭来,先是一波接着一波,然后互相重叠在一起,和声的堆叠和各种乐器的加入好似海浪变得汹涌,又渐渐复归平静,最终由英国管收尾,引出主部主题。主部主题宽广宏大,副部主题则是弦乐组和木管组的对话,显得跳跃而轻盈。这首交响曲的第三乐章简直是浪漫的极致:一开始的弦乐极其甜蜜动人,然而它只是引子而已:真正的主角是单簧管奏出的旋律,它一气呵成,连绵不绝地上下起伏,如同款款的倾诉。在略显不安的中段后,这个长长的旋律由小提琴再次奏出,下面陪衬着引子的动机,管乐加以点缀。在乐章的末尾,两条旋律交织在一起出现,像是在回忆美好的过往,然后渐渐消失,遁入安详的寂静中。

留下评论

注意 评论系统在中国大陆加载不稳定。

回到顶部 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