浅论条件句
条件句指的是形如「如果 a,那么 b」的句子。在将自然语言符号化时,我们常用充分条件假言命题(a → b)来表示条件句。这似乎很自然,因为 a → b 的真值表是
a | b | a → b |
---|---|---|
T | T | T |
T | F | F |
F | T | T |
F | F | T |
其性质和自然语言中的条件句有时能很好对应,比如「如果我当选就增加市民福利」,只有当「我当选」为真、「我增加市民福利」为假时,这句承诺才为假。
但这样的替换也会带来问题。考虑这个条件句:
如果中国的首都不是北京,那么中国的首都是北京。①
如果把它看作充分条件假言命题,其前项为假而后项为真,所以整个命题应该为真,但这句话是十分荒谬的。再如:
如果韩国是日本的一部分,那么首尔在日本。②
如果韩国是日本的一部分,那么纽约在中国。③
它们的前项和后项都为假,按真值表应该都为真。但就条件句的意思而言,②为真,而③显然为假。这表示条件句的真值甚至不是由其支命题的真值独立确定的。以上矛盾说明,命题联结词「→」似乎不能很好地刻画条件句的性质。
应该如何更好地解释条件句呢?很多逻辑学家研究了这一课题。一种解决方法,是引入模态逻辑中的可能世界理论。条件句「如果 a 那么 b」为真,意味着在 a 为真的所有可能世界 S 中 b 都为真。在每一个「韩国是日本的一部分」为真的可能世界中,由于首尔在韩国,所以「首尔在日本」为真,因此②为真。但在很多可能世界中,韩国确实是日本的一部分,但不影响纽约和中国,「纽约在中国」为假,所以③为假。同样,在每一个「中国的首都不是北京」的可能世界中,中国的首都都不是北京,因此①为假。
这样似乎解决了问题,但考虑所有的可能世界会带来新的麻烦。比如:
如果我去看电影,我就要花钱。④
也许现实情况是我去看电影并付了钱,但可能存在一些可能世界,其中我去看了电影,但没有花钱(可能影院有活动)。这时判断条件句真假就很困难。另一种思考方式是:寻找一个使前件为真的、并且和现实世界最接近的可能世界。即,只需对现实世界做最小修正,使得前件为真(若前件在现实中为真则不需修正),若此时后件为真,则条件句为真。例如,若在和现实最接近的「我去看电影」为真的可能世界中,我需要花钱,那么④就为真。
这样确实弥补了用「→」描述条件句的缺陷。比如:
如果向水中加糖,水会变甜。
所以,如果向水中加糖和汽油,水会变甜。
如果用「→」和命题变元来表示此推理,应为:
a → c
∴(a ∧ b) → c
可以将其化为命题形式「(a → c) → ((a ∧ b) → c)」,再用真值表检验,得到其为正确,但这个推理其实是荒谬的。如果用可能世界理论解释,最接近「向水中加糖」的世界中,水当然会变甜;而最接近「向水中加糖和汽油」的世界中,水并不会变甜,这更符合常识。
但这又会带来新的问题。首先,如何确定和现实世界「最接近的可能世界」?考虑下面情况:
如果莎士比亚和汤显祖是同胞,那么莎士比亚是中国人。
在前件为真的「最接近的可能世界」中,到底是莎士比亚是中国人,还是汤显祖是英国人?更勿论下面的情况:
若 √2 是有理数,那么它可以写成两个互质正整数之商。
√2 在任何可能世界中都不是有理数,这又该如何处理呢?这就需要更详尽的理论为我们解答了。
参考资料
[1]黄华新,张则幸.逻辑学导论[M].浙江大学出版社:杭州,2005:38-41.
[2]格雷厄姆·普利斯特.简明逻辑学[M].译林出版社:南京,2013:49-56.
[3]斯蒂芬·里德.对逻辑的思考:逻辑哲学导论[M].辽宁教育出版社:沈阳,1998:78-119.
分享
复制链接留下评论
注意 评论系统在中国大陆加载不稳定。
离开之前……
我想写更详细些,但很多内容实在读不懂,只有挑自己(貌似)能看懂的一点内容,加上自己粗浅的理解(可能有误)写出来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