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am:当我们窥视平行宇宙

生活就是白天被人踢着蛋,晚上还要去剧里偷窥善良的人们幸福美满。

Skam,是挪威广播公司 NRK 制作的电视剧。「Skam」是挪威语,意思是「羞耻」。这部剧描绘了挪威首都奥斯陆的一群中学生的日常生活。

我想向周围的人推荐这部剧,但好像找不到合适的理由。Skam,一部北欧的校园剧,官方定位还是教育片。我该怎么推荐?

skam

不过这部剧本身就属于比较私密的那种,不需要看的可能食之无味,需要看的就甘之若饴。但这个小站想来也没有多少人看,所以在这里推荐推荐也无妨。

下面,我就分几个方面,扯一扯我的感受。

真实

这应该是 Skam 最大的卖点。先不说其他,只谈更新方式:这部剧每集被切成几段,严格按照剧中的时间在官网上更新,每段长度视情节需要,从几十秒到十几分钟不等。

tile

另外,官网上还会不定时更新演员们的短信截屏和 Instagram 动态。

chat

我不知道挪威人怎么想,反正我认为这不是一件好事。第四季出来的时候我刚赶上,所以当时就每天刷动态。我还好,由于和挪威隔了几个时区,不论什么时候放出,一般早上起床就能看到;至于挪威人每天刷动态的频率,我就不敢想象了。

这里的「真实」也体现在其他方面。比如,演员全部是真实年龄出演,而且很多都没有拍戏经验;再例如,镜头的位置和平时交谈的距离无异,这就让很多剧情有了「面对面」的感觉。

face to face

当然,不是说这部剧完全平淡如流水——不然剧里的人也不会花那么多时间谈恋爱。对于艺术作品,「真实」的标准应该是是否合乎逻辑:能向我们展示生活的各种可能性,从而告诉我们,当我们面对这些情况时,应该怎么办。Skam 也是一样,它用合乎逻辑的方式,向我们展示了挪威青少年的可能生活。实际上,我们能在他们之中发现很多身边人的影子,甚至包括自己——中国观众也是如此。从这个角度说,不论身在何处,人们的处境是相通的。

观看这部剧,给人的感觉就是窥视一个平行宇宙,我们说不定能从里面找到自己。

对个体的尊重

Skam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特点:每季设一个主人公,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拍摄。就是说,主人公知道的,我们都知道;主人公不知道的,我们也蒙在鼓里。许多人物都是贯穿四季的,所以网上经常有「下季主人公是谁」的讨论贴。

用这种方式,剧组在四季里给我们展现了四个主人公:渴望朋友、没有自我的女生 Eva,完美却不敢面对自己的女生 Noora,为自己的性取向而疑惑的男生 Isak,和由于穆斯林身份屡被中伤的女孩 Sana。

A bald man with a piano
Skam 中的四个主角

写到这里,最强烈的感受是:上一段的概括是一坨狗屎。每集看下去,每个主人公的生活都是慢慢地向我们展现的。他们有各自的家庭、交际圈,有各自的烦恼和隐秘的愿望。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个人,似乎不太厚道。

这部剧里「第一人称」的视角,让我们得以逐渐「了解」一个角色。不得不说,刚开始时会对某些角色产生一些误解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我们会发现这些误解背后,有着难言的苦衷。举个例子,我们会觉得第一季的 Eva 的恋爱方式有些不太合理,但看下去,我们不但理解,而且同情;Isak 在第一季时做了很「傻」的事,不过当我们在第三季窥视他的生活时,会觉得这也是无奈之举。

这部剧里所有着重刻画的人物,都是以「人」的方式存在的。他们可能做出「傻事」,可能成为众矢之的;但在那之前,他们首先是「人」,有着自己的思想、情感和经历,是有血有肉的。把他们做的「傻事」纪录下来,其目的不是为他们开脱,而是让我们了解,并试着理解他们——虽然它们不一定是对的。

在这部剧里,我们看到了因为忽视这一点而造成的许多无谓的冲突和争执——有趣的是,我们在观剧时也在经历着无谓的误解。当然,不是说一个人是人,他的行为就无需质疑;但认识到这一点,就能抛下没有营养的偏见,更理性、更高效地解决问题。

同时,正是因为这一点,我们才得以结识那些一句话概括不完的、闪光的青年角色。这对每一个观剧者,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。

Review
对 Skam 的评论

这种对个体的体察、理解和尊重,永远是人文艺术中的璀璨光芒。

观剧体验

我想提提看这部剧时,比较有意思的几个体验。

首先是外景。不得不说,简直是在给挪威旅游局打广告。事实上,他们也真的这么做了。

点击图片访问 visitnorway.cn

然后是影片的节奏。影片每集短则 14 分钟,长则 57 分钟,主要看剧组心情。每季 10 到 12 集,每集切成小段按剧中时间更新,所以节奏紧凑,没有什么废话。

对话推动剧情。由于不是枪战片,也不是武打片,大部分的剧情是在对话中发展的。不但包括语言,还有手机短信、Facebook 聊天等。

message

音乐。这部剧没有定制的背景音乐——所有音乐几乎都选自当下的流行音乐榜单。有几处音乐简直是绝妙,这里不多言,大家可以细细寻找。NRK 为这些音乐支付了高昂的版权费,所以,就算只是为了听歌看这部剧,也大赚一笔。

Skam 官方歌单

挪威面面观

作为一部挪威剧,我们肯定能从里面看到一些挪威社会的缩影。

有一集给我的印象很深:这集之前,Noora 在男朋友的哥哥家留宿,疑似被男友的哥哥强奸。她不敢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。这一集在挪威国庆节(宪法日)播出。当时 Noora 实在无法忍受,便把这件事告诉了朋友们。其中一个朋友说:「我们应该先去急诊室,这是我们首先该去的地方!他们能帮我们找到对抗他的证据。」Noora 说现在为时已晚,朋友回答:「我们必须相信在这个自由民主的国家,法律法规能够保护我们免受像他这样的混蛋欺压!」在庄严的颂歌中,几个女孩陪 Noora 到医院进行检查。

clinic

很明显,这摆明了就是爱国主义教育嘛,和最近火爆的《战狼 2》差不多。不过,想一想,如果你是一个挪威人,看到这个情节的感受,和你看《战狼 2》的感受有什么区别?

除此之外,还有很多有意思的东西,比如同性恋话题。第三季的一个重点,就是 Isak 的「出柜」史。虽然在挪威同性婚姻已经合法,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一帆风顺。Isak 的父母离婚,母亲又是虔诚的基督教徒,每天给 Isak 发圣经节选,以陶冶他的心灵。

这部剧让从未了解过同性恋者生活的人得以看到 Isak 作为一个「人」,在面对自己时的挣扎和疑惑。这是很有意义的,也是一部业已出名的剧集所背负的责任。我在搜资料的时候看到了这篇评论,关于这一点有更多的解释(剧透,慎入):All the things that Skam got right

同时,这部剧里还有一些关于同性恋话题的「有趣」观点,大家可以自己寻找。

另外,不得不说的一点是,如果你在中文搜索引擎搜索「Skam」,会出现一堆的第三季截图,一堆「腐女」在下面舔屏。当然,每个人都有「舔屏」的权利,但对于那些需要用脑子的剧来说(比如这一部),与其用这些剧舔屏还不如去看 A 片。

在第四季,剧组将视角转向了移居挪威的穆斯林女孩 Sana,这又牵涉到了宗教问题。我个人的理解是,这部剧指出了宗教与不断进步的社会中引发的冲突,又为我们展示了解决这些冲突的可能性。至少,通过这部剧我学到:

hijab

这种形如头巾的穆斯林服饰叫 希贾布,它与 吉里巴甫 不一样,不属于极端服饰。

不过,在真正的宗教问题上,这部剧没有探讨得很深。但这不是这部剧要做的事:让和 Sana 一样的人走出困境,更自信地面对人们已有的偏见,才是第四季的意义之一。

Skam 还让我们了解了其他少数群体的生活状态。涉及剧透,就先说到这里。

最重要的一点

对于我来说,这部剧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:每个角色是动态成长的。

随着每季主角的视角一路走来,其实每个人都有一段「黑历史」——如果回头再看一遍,会发现他们当时甚至有些不堪。这应该就是剧名「羞耻」的含义。对于我来说,Skam 真的是一个平行宇宙。我在里面看到了和我同龄的人,他们与我自己和身边的人相似,并像我们一样,不断向前。

其实,关于这部剧有一个比较大的争议:在第四季的最后一集里,所有的人都获得了美好的归宿。有传言说这部剧原本会有五季(另一个版本是九季),但由于各种原因,删减成了现在的样子;所以最后一季整季都有些仓促。最后一集为了弥补删减的遗憾,长达 57 分钟,剧中出现的一些重要人物都做了几分钟主角。

不得不说,最后一集的大结局完美得有些虚幻。不过,那又怎样?仰望天空,那是我们向前的理由。

ending

其实,任何拥有直击人心的力量的艺术,给我们的何尝不是这样的感觉?

当我们在黑暗中彳亍前行,为眼前的未知忐忑不安、胆战心惊、甚至将要放弃时,前方出现了一道光,光里有一个人影。你顺着光看过去,发现那个人的剪影和你的一模一样。那个人影正注视着你,你不由自主地向它走近。这时,脑海中的一个声音告诉你:

dark

你不孤独。

离开之前……

本文又名:欲而不能之感想。

留下评论

注意 评论系统在中国大陆加载不稳定。

回到顶部 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