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《莫扎特简易钢琴奏鸣曲》

题图中弹莫扎特的手是擀面杖,因为音阶多。嗯,挺适合弹这首曲子的。

这篇文章是关于《莫扎特简易钢琴奏鸣曲》(Mozart Piano Sonata No. 16 in C Major, K.545)的。最近从各处得来一些古典音乐的知识,于是我想用它练练笔,把我目前知道的、关于这首曲子的东西整理一下。

由于写这篇文章主要是为了装逼,所以我假定读者对音乐有一些了解——至少知道莫扎特是谁。文中提到的一些概念,我会尽可能加以解释。

在开始之前,我们先来听听这部作品的第一乐章:

一个时代审美的体现

初听这首曲子,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是:清楚明晰。刚开始的旋律简洁明朗,后面的音阶上下往返,清脆剔透。即使到后面有些不太和谐,当最早的旋律再次出现时,这种感觉也烟消云散了。

不光是这首曲子,在莫扎特(Wolfgang Amadeus Mozart, 1756-1791)所处的时代,这样的音乐就是主流。现在的音乐潮流早已天翻地覆,但在当时,这是极具时代特点的曲风。

在莫扎特之前,流行于欧洲的艺术风格被叫做「巴洛克风格」。这种以纷繁华丽著称的风格其实很好辨认:就拿音乐来说,只要一段里全都是花里胡哨的装饰音,像是被菜刀剁碎一样,听完之后只剩下「愉快、喜悦、闲适」,那就是巴洛克风格。(当然,很久很久之后的浪漫派音乐中也有像这样的曲子——比如肖邦,但那是极具个性、言之有物的情感流露。)这也不难理解:当时的音乐家都是被贵族「包养」的,贵族想听什么他们就得写什么,所以高贵和奢华就成为了音乐的主题。

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,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发生改变。与莫扎特同时代的艺术家认为:音乐不能沦为对贵族的讨好,而应该着眼于更远,表现普遍的真善美。因此,他们的音乐不再是无休止的装饰,变得更简单明了,并在旋律、和声和结构上追求更高的成就。这使当时的音乐从无尽的「醉生梦死」中跳脱出来,得以承载更多。

这样的思想实际上来源于古希腊、古罗马,因此被称为「古典主义」;而在西方音乐史中,这段时期也被叫做「古典主义时期」。莫扎特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。他享年 35 岁,大部分作品都是当时思想的鲜明写照。这首曲子所展现的清楚明晰,时至今日仍能打动听众。

「奏鸣曲」

如前文所述,在古典主义时期,发生转变的不只是思想,还有旋律、和声和结构的安排。这一时期的很多曲式都得到了定义:奏鸣曲、回旋曲、弦乐四重奏……其中很多被长期沿用,直至 20 世纪。本文介绍的是一首奏鸣曲(sonata),那奏鸣曲在当时如何被定义呢?

首先,奏鸣曲是多乐章的。一个乐章就是相对完整的一首曲子,而一首奏鸣曲就由多个这样的曲子组成,一般是三到四个。在演出时,一般成套演奏。

而每个乐章都有相互的联系。经过长期发展,在古典主义时期,三乐章的奏鸣曲一般遵循「快—慢—快」的习惯,即两个快板乐章中间是一个慢板乐章。四乐章的奏鸣曲,一、二、四乐章同上,第三乐章一般是一首小步舞曲。这样的结构是十分精巧的:几个风格迥异的乐章相互区别,区别之下又暗含联系,增添了聆听的趣味。

「奏鸣曲式」

刚才讲的是一首奏鸣曲的组成,而这里的「奏鸣曲式」是一种曲式,指单个乐章的写作方式,需要稍加区别。典型的奏鸣曲式如下表所示:

段落 (导奏) 呈示部 展开部 再现部 (尾奏)
主题 第一
主题
第二
主题
主题的变
化、发展
第一
主题
第二
主题

这首奏鸣曲的第一乐章,就是用典型的「奏鸣曲式」写成。这里,我把每个部分的开头提出来,大家可以一一播放,更深刻地理解这个结构:

  • 呈示部(Exposition)  
    • 第一主题:
    • 第二主题:
  • 展开部(Development)
  • 再现部(Recapitulation)  
    • 第一主题:
    • 第二主题:

为什么要了解这些东西呢?直接听不行吗?确实,很多奏鸣曲乃至其他乐曲都有动人的旋律、漂亮的节奏,让我们不必分析曲式就能得到美的享受。但除此之外,「阅读乐趣」也是欣赏古典音乐的出发点。

古典音乐的一大特点是「长」,这就要求作曲家像讲故事一样,讲出个逻辑来,以免一团散沙。于是,一首古典音乐作品很像一部小说。在读小说的时候,你只欣赏优美的词句吗?因此,在聆听音乐的时候,如果能从大局上欣赏乐曲的结构,厘清音乐的起承转合,将会收获更多。

举个简单的例子: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(Tchaikovsky Symphony No.6 in b minor, Op. 74, “Pathétique”)中,第二乐章是一首轻松的「圆舞曲」。初停下来只觉得很愉快,但若听完第三、四乐章,回头来想:这真的只是愉快吗?

前往 网易云音乐

这是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第二乐章。这张专辑里的第 14-17 曲依次是该曲的一至四乐章。

因此,从整体上把握一首曲子,熟悉各个部分的联系,就能发现更深的意义。这自然比读小说更困难,因为小说可以中途重读,而忘掉前面的旋律时只能硬着头皮听完,再单曲循环。不过,多循环几遍,记住了,也就没有问题了。有些曲子越听越好听,就是这个道理。

调性音乐的魅力

在前面我有意避开了「调性」这一概念,因为我想单独介绍它。实际上,调性音乐的发展是古典主义时期最大的成就之一。

「调性」是什么呢?我们一般用「X 大调」或「X 小调」来表示一首曲子的调性。比如,「C 大调」就是这首曲子的调性。它的意思是,这首曲子是建立在以 C 音(Do)为主音的大调音阶上的。(什么是音阶?

人们很早就发现,不同的音程关系给人以不同的感觉。这就使每个音、每个和弦都有了自己的功能。

音程指的是两个音之间的距离。和弦就是几个音相互叠加。

比如,在一个大调音阶里,Ⅰ级和弦(在 C 大调上是 Do-Mi-Sol,又叫主和弦)给人以稳定的感觉:

最后一个和弦是主和弦。

而Ⅳ级和弦(C 大调上的 Fa-La-Do,又叫下属和弦,「属」是纯五度的意思)的出现就意味着不稳定:它很想接回Ⅰ级和弦。在和声学理论中,这叫做「解决」:

倒数第二个和弦是下属和弦。

Ⅴ级和弦(Sol-Si-Re,又叫属和弦)甚至比Ⅳ级和弦更亟待被「解决」:

四个和弦分别是主和弦、下属和弦、属和弦、主和弦。

作曲家们根据诸如此类的各式关系,制造众多听觉效果。另外,不光是单个和弦,作曲家还能让整段音乐在与原调性相关的另一个调性上发展(即转调),使效果更丰富。

我们来以这首曲子为例,暂且不分析单个和弦,而从宏观角度看看这首曲子的调性发展。

本曲是 C 大调,所以一开始的第一主题自然是建立在 C 大调上的:

然后是一连串音阶,刚开始十分工整,但后来绕了一圈,竟然结束在属和弦上:

属和弦很不稳定,后面返回主和弦才对头。然而,音乐不但不返回,反而直接转入属调(在这里是 G 大调,这样原本的属和弦就变成了主和弦),奏出第二主题:

前面的两个小节很有意思。#Do-Re-#Do-Re-... 中的 #Do 在这里不是 C 大调、也不是 G 大调音阶的音,可把它看成是 G 大调的属调——D 大调的音。C 大调的属音是 G,G 大调的属音是 D,所以这里是「属上加属」。按说它是很想被解决的,不过只解决到 G 大调为止。

这给人的感觉是,音乐站到了更高的地方,积累了一定的「重力势能」,这就与在主调上展开的第一主题产生了对比。这之后,音乐就一直在属调上进行,直到呈示部结尾:

到目前为止一切顺利,反复一次后进入展开部。但一开始,情况就不对劲了:

很明显,这是第二主题末尾的素材(它很典型,像主题但比主题短,可以把它叫做「动机」)。但不同的是,它的 Si 降了半音,即它是在 g 小调上进行的。这和原本的 G 大调又形成了对比

g 小调的版本更阴森、尖利,也为音乐发展积累了一定的能量。然而还没完,绕了一圈,同样的动机再次出现:

这次竟然是 d 小调。随后是一串频繁的转调:

这一段至少经历了 C 大调、a 小调、F 大调。前面已经说过,每个调性都有一个主音/主和弦,它像是一个「家」,只有回到它才是最稳定的。现在不停地转调,使听众来不及分辨家在哪里,从而造成巨大的悬疑,制造冲突感。

展开部到此结束。可以发现,呈示部的一些材料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发展,蓄积了巨大的「势能」,为后面的「解决」做准备。

随后,音乐终于从「无家可归」中抽离出,暂时站稳了脚跟:

这是第一主题的再次出现,是在 F 大调上,即 C 大调的下属调。在这里,能量已经得到了释放,但还没用完。

这里本曲有些特殊:再现部的第一主题一般是在主调上,这里却是下属调——不过好听是真的。

随后是小小的一点变化,左手接过右手的音阶,多绕了几圈,但还是转入了Ⅴ级和弦:

然后,是第二主题的再次出现:

这次,终于回到了最开始的 C 大调。这让人长舒一口气:回家了!这和前面「站在高处」的第二主题也构成对比。前面蓄积的所有能量,在最后得到了全部释放。乐曲在最后的Ⅰ级和弦中完美结束:

可以看到,奏鸣曲式中,对比无处不在。可以说,「对比」是奏鸣曲式的精神。

上面分析的调性发展方式可以用下表概括:

           
段落 (导奏) 呈示部 展开部 再现部 (尾奏)
主题 第一
主题
第二
主题
主题的变
化、发展
第一
主题
第二
主题
调性 转调
转调
「调性」的下面一排是用小调写作的情况。比如,若作品是 c 小调,那么ⅰ就表示 c 小调,Ⅲ表示 ♭E 大调。

需要注意的是,上面的一通分析是在尝试解剖奏鸣曲式的创作思路,而不是聆听方法——作为听众,完全没有必要在音乐会中分析「现在在哪个调上」。不过,正如前面所说,了解一下乐曲各个部分的功能和联系,对理解音乐是大有裨益的。

有两点需要注意:第一,「奏鸣曲」的乐章不一定是「奏鸣曲式」。例如,本曲的第二乐章是一个简单的三段式,第三乐章是回旋曲式。妇孺皆知的莫扎特《土耳其进行曲》(Mozart Piano Sonata No.11 in A Major, K.331, Mvt. 3)也是回旋曲式:

前往 QQ 音乐

第二,作为广泛应用的曲式,「奏鸣曲式」不一定只出现在「奏鸣曲」中。协奏曲、交响曲等都会出现奏鸣曲式。例如肖邦第二谐谑曲(Chopin Scherzo No. 2 in B-flat minor, Op. 31),就运用了奏鸣曲式,但调性运用上有些区别,展开部前面也增添了一段慢板。这首曲子展开部的调性转换尤其精彩,值得欣赏:

前往 QQ 音乐

一些杂话

本来还有些内容,但是现在不想写了。在最后,我推荐每一个对古典音乐有兴趣的人订阅网易云音乐的「焦享乐」电台,里面有很多你本来一辈子都没机会听到的乐曲。

参考资料:
焦元溥,《聽見肖邦》。臺北:聯經,2010。
http://music.163.com/#/djradio?id=350592054
http://v6.wiwistudio.com/?p=2475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_FkhQ-1Uuq7JDSb0xnJ3IQ
http://lifecare.fhl.net/Music/Oct2007/1.htm
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Classicism
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Sonata
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Sonata_form

留下评论

注意 评论系统在中国大陆加载不稳定。

回到顶部 ↑